感春(日暖自萧条)

 
作者: 唐代   李贺
【感春】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天气变暖,但家境仍冷落萧条,白花齐开,更使我这北郭骚悲伤无聊。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一文不名,只有像来子钱一样的穿眼榆荚,不见舞妓,倒有比舞妓细腰更柔软的柳条。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张开帘幕,迎接神燕,弋射飞丝,送走伯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弹起胡琴,借以抒发今日的愁恨,频繁急切的乐声扑向那紫檀琴槽。

参考资料:1、冯浩非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46-147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sāo)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北郭骚:春秋齐国的一个读书人,关心国事,讲义气,乐于助人,以贤良忠孝闻名乡里。

(yú)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莱子眼:古钱币名,即耒子。柳断舞儿腰:形容柳枝柔软。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上幕:即“张幕”。迎神燕:古人每于春时张幕于郊外,祈燕求子,故云“迎神燕”。飞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百劳:鸟名,即伯劳,又名鵙或鴂。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善鸣。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tán)槽。
胡琴:古乐器名。古代泛称来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拨弦乐器,有时指琵琶,有时指忽雷等。约宋元开始,亦为拉弦乐器之称。檀(tán)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亦指琵琶等乐器。

参考资料:1、冯浩非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46-147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李贺诗歌总的特色是奇崛愤激、凄凉幽冷,牛鬼蛇神纷至沓来,其诗歌内容多是他的幻想世界的外化物。这首《感春》却颇为难得,从中可以窥见李贺的生活景况。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点明时序正是春天。春天本应是万物恢复生机之时,世人在寒冬季节早在盼望春暖花开的春天。但在李贺眼中,春天却是一片愁红惨绿的伤心物。“萧条”之上着一“自”字,更显出无可奈何的凄凉。为什么诗人对春而伤春?诗中继续道:人处穷困潦倒之中实在难生赏春的雅兴,对花无端生悲。“北郭骚”是出现在《吕氏春秋》中的一位穷困之人,李贺将他比喻自己家境的萧条。

  颔联承接首联之意,继续状写穷困之景况,也见出心中的悲凉:榆叶薄如莱子钱,舞儿腰若袅袅柳。这里需作一些解释:榆树之叶,其状如钱,中间有孔,人又称榆叶为榆钱。而莱子钱则是南朝宋废帝景和元年所铸的一种钱币,极薄,故价值也低。“榆穿莱子眼”意指家中贫寒,钱财无多。“舞儿”是诗人自比,穷困落魄已使自己骨瘦如柴。舞儿腰细原也是一种美,但到了李贺笔下,却令人起几多感慨。写家境萧条却不正面说出,寓意榆钱、细腰,其痛苦意味又比正面说出更为深长。

  第三联中,诗人暂时置下贫困的愁苦,用两句话写春景。春日融融,落花游丝在静静的太阳光下无声无息地飘荡,时而几声伯劳鸟的哀鸣,把人的思绪带回到伯劳因被后母所害而化鸟的悲惨故事中。这两句写得蕴含无穷。现在无从考证短命的诗人是否曾经娶妻成家,但单看这两句,一丝渴望获得平和温暖的家庭、能与子女共享天伦的情思是以一种十分凄苦的笔墨写出来的。笔下经常出现“秋鬼”、“败坟”、“冷血”字眼的诗人心中原来也有着这样一颗温热、渴望的心。

  尾联写的是拿起胡琴来排遣胸中的遗恨,将满腔的心事向琴槽诉说。自古才人多落魄。偏偏柔弱多病的李贺注定了没有发迹的希望,绝望的诗人只能遨游神仙鬼怪世界,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与神鬼之精神相接,以此来取得心理的平衡。诗人身处贫困潦倒、忧郁悲愤的处境,其内心的痛苦纠缠着他的灵魂。所以,在诗人听来,弹奏的胡琴声中也像是寄寓着诗人的怨恨,而自己满怀愁闷,却又惟有弹琴来排遣。胡琴声骤然而急,声声滑落琴槽,这又正似啼血的杜鹃、哀鸣的伯劳。

  运用大量的意象,是李贺诗歌中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自然类意象,还是社会类意象,其诗歌中核心意象群的审美特征就是“凄怨”。而形成这一审美意象的原因则是在于诗人凄怨的心态和情感。杜牧评其诗为“怨恨悲愁”。这首诗中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榆柳等景物的美好,烘托诗人的凄苦,以榆钱、柳断补足“萧条”之意。“神燕”、“伯劳”寄托了诗人盼祥瑞、避凶灾的美好愿望。“胡琴”成为了诗人排遣苦闷的工具,而“琴槽”则成为了诗人诉说心事的对象。诗人对这一连串的意象,进行了极力的渲染烘托,展示了一种饱“悲”之美,借以强化了诗人的悲惨不幸。

1、宋绪连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69-772

()
(gǎn)
(chūn)
()
()
(nuǎn)
()
(xiāo)
(tiáo)
(huā)
(bēi)
(běi)
(guō)
(sāo)
()
穿(chuān)
(lái)
()
(yǎn)
(liǔ)
(duàn)
()
(ér)
(yāo)
(shàng)
()
(yíng)
(shén)
(yàn)
(fēi)
()
(sòng)
(bǎi)
(láo)
()
(qín)
(jīn)
()
(hèn)
()
()
(xiàng)
(tán)
(cá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感春(日暖自萧条)翻译

暂无翻译!

《感春(日暖自萧条)》赏析

暂无赏析!

《感春(日暖自萧条)》作者

李贺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堵塞了仕进之路,仅作过几年奉礼郎(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务的从九品小官)。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很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二十七岁就逝世了。李贺早年即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皇甫湜。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

感春(日暖自萧条)原文,感春(日暖自萧条)翻译,感春(日暖自萧条)赏析,感春(日暖自萧条)阅读答案,出自李贺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jms20x.com/shi/1482.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诗词推荐

  • 感春五首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
    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
    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
    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 感春(日暖自萧条)

    【感春】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 喜迁莺·感春

    东君别后。见说道花枝,也成消瘦。夜雨帘栊,柳边庭院,烦恼有谁撋就。犹记旧看承处,梅子枝头如豆。最苦是,向重门人静,月明时候。
    知否。人不见,纵有音书,争似重携手。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奈许多僝僽。极目万山深处,肠断不堪回首。情寸寸,到如今,只在长亭烟柳。

  • 大酺·感春

    正宝香残,重帘静,飞鸟时惊花铎。沈思前梦去,有当时老泪,欲弹还阁。太一宫墙,菩提寺路,谁管纷纷开落。心情浑何似,似琵琶马上,晓寒沙漠。想筝雁频移,钏金度瘦,素肌清削。
    相思无奈著。重访旧、谁遣车生角。暗记省、刘郎前度,杜牧三生,为何人、顿乘芳约。试把菱花拭,愁来处、鬓比生觉。念幽独、成荒索。何日重见,错拟扬州骑鹤,绿阴不妨细酌。

  • 朝中措·客中感春

    担头看尽百花春。春事只三分。不似莺莺燕燕,相将红杏芳园。
    名缰易绊,征尘难浣,极目销魂。明日清明到也,柳条插向谁门。

  • 感春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 感春申君

    薄俗何心议感恩,谄容卑迹赖君门。
    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

  • 感春三首

    偶坐藤树下,暮春下旬间。藤阴已可庇,落蕊还漫漫。
    亹亹新叶大,珑珑晚花乾。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
    时节适当尔,怀悲自无端。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
    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柳枝弱而细,悬树垂百尺。
    左右同来人,金紫贵显剧。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
    艳姬蹋筵舞,清眸刺剑戟。心怀平生友,莫一在燕席。
    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少年真可喜,老大百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