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

 
作者: 唐代   杜荀鹤
【再经胡城县】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新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去年首经路过胡城县城,城里的百性人人喊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到如今县官升官穿红袍,这红袍原是百性血染成。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46-148 .2、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67-268 .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fú),便是生灵血染成。
县宰:县令。朱绂:系官印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生灵:生民。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46-148 .2、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67-268 .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题目是“再经胡城县”,诗人自然会由“再经”而想到“初经”。写“初经”的见闻,只从县民方面落墨,未提县宰;写“再经”的见闻,只从县宰方面着笔,未提县民,这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如果听信封建统治阶级所谓“爱民如子”之类的自我标榜,那么读到“县民无口不冤声”,只能设想那“冤”来自别的方面,而不会与县宰联系起来;至于县宰呢,作为县民的“父母官”,必然在为县民伸冤而奔走号呼。读到“今来县宰加朱绂”,也准以为“县宰”由于为县民伸冤而得到了上司的嘉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在写了“初经”与“再经”的见闻之后,却对县宰的“朱绂”作出了“便是生灵血染成”的判断,这真是石破天惊,匪夷所思。

  结句引满而发,对统治者的揭露与鞭挞不留余地,这与常见的含蓄风格迥乎不同。但就艺术表现而言,诗中却仍然有含而不露的东西在,因而也有余味可寻。“县民无口不冤声”既然是“去岁”的见闻,那么县民喊的是什么冤以及喊冤的结果如何,诗人当然记忆犹新,但没有明写。县宰加朱绂“既然是“今来”的见闻,那么这和县民喊冤的结果有什么联系,诗人当然很清楚,但也没有明写。而这没有明写的一切,这就造成了悬念。最后,诗人才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惊心动魄的结句。诗人没有明写的一切,就都见于言外,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县宰未加朱绂之时,权势还不够大,腰杆还不够硬,却已经逼得“县民无口不冤声”;如今因屠杀冤民而赢得了上级的嘉奖,加了朱绂,尝到了甜头,权势更大,腰杆更硬,他又将干些什么,诗人也没有明写,然而弦外有音,有很强的震撼力。

  全诗构思巧妙,诗人描写了他两次路过胡城县的见闻,把这两次见闻写进诗中,构成对比,使主题更加鲜明醒目,这一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朝廷的忠奸不分,官吏残暴无耻。害民的官吏反而高升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就在这对比中表现出来了。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末的刘鹗在长篇小说《老残游记》中,写山东巡抚玉贤因害民升官的诗句“血染顶珠红”便是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脱化而出的。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46-148 .2、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67-268 .

()
(zài)
(jīng)
()
(chéng)
(xiàn)
()
()
(suì)
(céng)
(jīng)
()
(xiàn)
(chéng)
(xiàn)
(mín)
()
(kǒu)
()
(yuān)
(shēng)
(xīn)
(lái)
(xiàn)
(zǎi)
(jiā)
(zhū)
()
便(biàn)
(shì)
(shēng)
(líng)
(xuè)
(rǎn)
(ch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翻译

暂无翻译!

《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赏析

暂无赏析!

《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作者

杜荀鹤杜荀鹤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出身寒微,早得诗名,然屡试不第。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僚。入后梁,得后梁太祖(朱温)赏识,于开平元年(907)授翰林学士,迁主客员外郎,五日便卒。其诗多讽时刺世之作,时人赞其诗多「壮言大语」,能使「贪夫廉,邪臣正」。在艺术上,杜荀鹤专攻近体,尤长七律,不重辞藻,善用白描手法,诗风质朴自然,明快有力,

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原文,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翻译,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赏析,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阅读答案,出自杜荀鹤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jms20x.com/shi/2666.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诗词推荐

  • 登余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

    【登余干古县城】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 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

    【再经胡城县】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新来县宰加朱绂,[2] 便是生灵血染成。

  • 经炀帝行宫(此地曾经翠辇过)

    【经炀帝行宫】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 虞美人·与客赏海棠,忆去岁临川所赋,怅然有远宦之叹。晚过楚塞作

    海棠花下春风里。曾拚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步绕芳丛无力、奈春何。
    蜀乡不远长安远。相向空肠断。不如携客过西楼。却是江山如画、可消忧。

  • 菩萨蛮·去岁寿李嗣立

    诞辰迟似秋三日。草堂已有新凉入。鬓绿未全霜。欣然把一觞。
    吟松新纳禄。共享清闲福。两个老人星。君家难弟兄。

  •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

    行藏自决于心,不消谋及门前客。平生慕用,著书玄晏,挂冠贞白。帝奖孤高,别加九锡,一筇双屐。更赐之车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国。
    频领竹宫清职。仰飞仙、犹龙无迹。与谁同去,挑包徐甲,负辕班特。蹉过明师,且寻狎友,杜康仪狄。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

  • 贺新郎·叔母生日用许侍郎奕所和去岁词韵为谢

    谁主谁为客。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风不定、乱云飞急。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且还我,兔园策。
    谁知一曲柯亭笛。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怪我阿_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犹记、黄裳曾识。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_、长健如今日。送公去,上霄极。

  •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

    重岩载看美,分塔起层标。蜀守经涂处,巴人作礼朝。
    地疑三界出,空是六尘销。卧石铺苍藓,行塍覆绿条。
    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