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

 
作者: 唐代   雍陶

【天津桥春望】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参考资料: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692

()
(tiān)
(jīn)
(qiáo)
(chūn)
(wàng)
(】 )
( jīn)
(qiáo)
(chūn)
(shuǐ)
(jìn)
(hóng)
(xiá)
(yān)
(liǔ)
(fēng)
()
()
(àn)
(xié)
(。 )
(cuì)
(niǎn)
()
(lái)
(jīn)
殿(diàn)
()
(gōng)
(yīng)
(xián)
(chū)
(shàng)
(yáng)
(hu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翻译

暂无翻译!

全诗处处切合一个“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荒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韵,是全诗最精彩的一笔。>查看全文

这首诗为晚唐诗人雍陶触景生情而作,描写了唐代的东都洛阳的美丽春景,景中含情,浸着作者对国势渐弱,盛景不再的凄婉哀叹,以美景衬悲情的手法,含而不露地表达情感,可谓一首别有韵味的丽诗。>查看全文

《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作者

雍陶

雍陶(805─?)。字国钧,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出身贫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852),授国子毛诗博士。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世称雍简州。一年曾多次穿三峡,越秦岭,在江南、塞北许多地方游历过,写过不少纪游诗。后辞官闲居,养疴傲世。不知所终。工诗。与王建、贾岛、姚合、章孝标等交往唱合。其诗多旅游题咏、送别寄赠之作,擅长律诗和七绝。《全

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原文,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翻译,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赏析,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阅读答案,出自雍陶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jms20x.com/shi/4134.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诗词推荐

  • 古风(天津三月时)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仇。

    何如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 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

    【天津桥春望】 

     津桥春水浸红霞, 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 宫莺衔出上阳花。

  • 天津桥望春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 水调歌头·江水浸云影

    【水调歌头】 江水浸云影, 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 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 况有紫萸黄菊, 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 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 莫相违。 人生如寄, 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 多少春花秋月, 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 何必独沾衣。

  • 钱知微卜卖天津桥

    两头点土,中心虚悬。人足踏跋,不肯下钱。

  •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

    万乘西都去,千门正位虚。凿龙横碧落,提象出华胥。
    望幸宫嫔老,迎春海燕初。保厘才半仗,容卫尽空庐。
    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散郎无所属,聊事穆清居。

  •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

    清洛象天河,东流形胜多。朝来逢宴喜,春尽却妍和。
    泉鲔欢时跃,林莺醉里歌。赐恩频若此,为乐奈人何。

  • 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

    野坐分苔席, ——李益

      山行绕菊丛。 ——韦执中

      云衣惹不破, ——诸葛觉
    秋色望来空。 ——贾岛